最新消息:

Linux 运维的内容、5年前linux与5年后的运维区别、互联网运维领域的五年变迁

未分类 admin 3018浏览 0评论

【51CTO独家特稿】51CTO的读者们应该都很熟悉田逸老师(sery)。田逸在互联网技术运营领域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: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县缫丝厂做机修工,辗转多年历经多种职业后,于2000年投身IT行业。

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、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、空中网从事网络和系统管理工作。独立运行维护节点数超过1000、1500多windows客户端、数百个服务器的大规模网络。不过,更多人知道田逸/sery的名字,主要是因为田逸在技术社区中长期以来的热心分享和交流。很多年轻的系统管理员们都愿意在线上和线下请教田逸,并自称sery的徒弟。

2010年底,田逸的第一本著作《互联网运营智慧》正式上架,他自己的工作内容也在过去几个月有了一些变动。这些变化让他有了什么新的体悟?51CTO系统频道在近日对田逸做了一次简短的线上采访,跟大家分享田逸老师最新的成长心得。

51CTO:首先,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最近三个月的工作重心和技术关注点?

田逸:我从去年7月开始单练,接了几个活,主要工作就是给人解决麻烦事情。一个客户的网站,访问量非常大(pv千万吧),在境外租了8个服务器,经常被流量打死。接手过来后,就对其进行调整、优化,最后网站运行稳定,而且减少了3个服务器,省了一笔费用。

由于业务的特点,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怎样选机房、怎么给客户节省费用及最大化使用资源上面。

51CTO:听说您其实也是半路出家进入Linux运维这个圈子的。您对这个转型的过程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么?

田逸:进IT圈最初是修刻录机,后来公司垮了,有幸承包科学院某所的网络维护,才有机会接触Linux,但基本上是小打小闹。大概是2005年秋季的样子,我到空中网做系统管理员,被同事带到机房,哇塞!那么多服务器(好几百个)要我来管,心里有点打鼓,当时真没底气。

(背景介绍:在接触操作系统之前,田逸在螺丝厂做过机修工,卖过包子,修过刻录机,辗转多个职业之后,在2000年投身IT行业。相关的具体故事可参考2008年IT英雄故事——田逸篇。)

51CTO:就您个人的经历而言,您感觉五年前做运维,和现在做运维的最大区别是什么?

田逸:就互联网而言,变化确实是快。别说5年,就是一年前跟现在比,也有很大的不同。

五年前那阵子做运维,我坦白交代吧,应该是比较粗糙的,也没有什么规划,也谈不上什么架构。那个部门要上项目,就是买机器,装系统,上架上线,最多再弄个监控,完事。

那么现在呢?得考虑规划、成本、资源分配、部门配合、故障快速处理、系统高可用可扩展性等等系列问题,不单单是技术问题了,因此我把它称之为技术运营。技术运营的好坏,事关重大——比如选的机房不好,规划得不好,又费钱又不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。

51CTO:您现在的主要修炼途径是什么?您觉得文档/书籍,相比与其他技术人员交流、学习案例而言,哪种修炼途径更高效?

田逸:也没有什么主要的途径,有时看书、有时看网站。更有效的方式是边干边学。

51CTO:您不仅推崇很多开源的解决方案,而且也十分积极的参与,好比MooseFS的中文文档就是您翻译的。您觉得这个过程对自己最大的价值在哪里?

田逸:当时翻译这个文档是作者委托的,这是一份信任。

51CTO:您对自己的《互联网运营智慧》这本书满意么?目前有没有下一步的写作计划?

田逸:《互联网运营智慧》是我写的第一本书,花了很多时间。在创作过程中,我一度怀疑写不下去。每次我去书店,都鼓舞自己,一定要把书放到书店。还好,最后终于出版发行,还算是满意吧。

(51CTO编者注:相关故事可参见田逸博客中有关《互联网运营智慧》的系列博文。)

如果有能力和时间的话,还是会写的,但绝不去攒书。自己这方面,打算去翻译监控方面的书(nagios),但目前似乎出版界没人感兴趣。

51CTO:Nagios现在的中文资料其实也不少吧,您自己就写过很多篇。为什么还会想翻译相关的书呢?

田逸:一本书和零散的文章怎么能一样呢?

51CTO:最后一个问题比较私人,但对于同行们也是很有指导性的:能否简单的描述一下您上一个工作日的24小时是怎样分配的?

田逸:其实我是一个时间比较混乱的人,也没有什么人生规划。就像我写书一样,想到哪里写到哪里;先有内容,再有目录和章节。

原文转载自: http://os.51cto.com/art/201103/247256.htm

转载请注明:爱开源 » Linux 运维的内容、5年前linux与5年后的运维区别、互联网运维领域的五年变迁

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