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racle有一个闪回(flashback)功能,能够用户恢复误操作的数据。本文讨论MySQL数据库中支持闪回的方案。
1、 闪回的目标
即使为了数据安全,我们搭建了主从。但实时主从备份只能防止硬件问题,比如主库的硬盘损坏。但对于误操作,则无能为力。比如在主库误删一张表,或者一个update语句没有指定where条件,导致全表被更新。当操作被同步到从库上后,则主从都“回天无力”。
线上或者测试环境经常出现的误操作总是让DBA同学那么闹心。
闪回的目的是要让数据库在commit之后,还能恢复到之前的某个状态,整库或指定的表。
这里我们讨论用binlog来实现闪回的方案。
2、 无米无炊一
恢复到之前的某个状态,是需要数据的。这数据可以是 a) 回滚步骤 或者 b) 操作之前的数据状态原文。
但我们知道,若使用statement,并没有上述需要的数据。试想binlog中记录了一句update t set f1=3 where id=3。怎么恢复呢?
因此,我们的第一个“米”,就是二进制日志binlog必须是row based的。在row base下,二进制日志binlog同时记录了更新前后的整行记录。
a) 单个语句的闪回
有了row base的binlog后,我们来分析一下怎么实现闪回。平时的DML无非三种操作,增删改,先说三种操作的日志格式。
一个语句分成两个event (实际上不止,其他可以忽略), 一个table_map event 和 一个Rows_log_event。Table_map event是一样的,主要看Rows_log_event。
每个Rows_log_event中包含event_type, 可选值为WRITE_ROWS_EVENT、UPDATE_ROWS_EVENT、DELETE_ROWS_EVENT。从宏名字就能看出用途。
对于insert和delete,event中包含了插入/删除的记录的所有字段的值(太爽了。。)
对于update操作,event中依次记录旧行, 新行的值。
因此我们看到,这些信息足够让我们对单个操作实现“逆操作”。
i. 对于insert操作,只需要把event_type改成DELETE_ROWS_EVENT;对于delete操作,改成WRITE_ROWS_EVENT
ii. 对于update操作,只需要把event中的旧行和新行值对调即可。
b) 二进制日志binlog的闪回
我们只需要把binlog文件反向执行,每个操作都执行逆操作即可。当然也不是所有的event都反转。Table_map event必须还是在Rows_log_event每个操作之前。目前的方案是用mysqlbinlog工具,增加一个flashback参数,输出结果为一个新的binlog文件――姑且叫做flashbacklog,这个flashbacklog顺序执行,可制定某张表和执行到哪个pos,来实现数据库的闪回。
3、 无米无炊二
上面我们说了DML的闪回方案。但对于DDL却无能为力,对于大多数的DDL,即使是row base格式,二进制日志binlog中仍只记录语句本身。对于删表操作,只记录一个语句drop table t。仅凭这句话,无法还原表的数据。
虽然可以将一个drop table语句转换成先delete再删表,性能却会降低很多。这里我们用上面说道的另外一种可用数据:“操作前数据备份”。
按顺序我们先讨论怎么保存数据,再讨论怎么闪回。
保存数据
先说DDL的分类。有一类DDL,是不需要重建表的,比如加非聚簇索引。这类操作其实不会丢数据,也是在原表上直接操作,对于我们“以恢复数据为目的”的闪回,是可以先忽略的。 另外一类,则是会影响到表数据的操作。比如
a) Drop/truncate table
这两个操作直接把表数据清空。
b) Alter table add、drop、change column
这类操作的执行过程是,1) 按照新的表定义建立一个临时表tmpa,2) 将原表数据拷贝到临时表,3)将原始表改名tmpb,4)将tmpa改名为原表名,5)将tmpb删除。
我们分析上面的两个操作,都有一个“删除数据”的过程。
因此我们的保存数据方法就是:在删除的动作开始之前,把表数据备份起来,然后留一个空表,在空表上执行“删除”操作。
用一个库 #bak_database存放这些历史数据。
闪回
有了数据以后,我们就要想一个比较统一的方法来闪回。上面我们说了对于DML操作,可以通过反向执行所有逆操作来实现,对于语句里面的DDL,只能直接跳过。原因是一个DDL不一定有直接的逆操作。
因此我们的方案中要构造这种逆操作。Event_type增加一种FLASHBACK_EVENT。这类操作形式与Query_Event相同,都是简单的SQL语句,只是包含了将数据恢复的操作。
举例:
a) 对于altert table t add column 操作。
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将临时表tmpb,不删除,而是保存到 #bak_database.#bak_table_xxxxx (后缀用于去重),在我的patch中用当前的时刻(微秒)。
对于这个语句,我们生成两条FLASHBACK_EVENT,分别是 alter table `#bak_database`.`#bak_table_xxxxx` rename to `my_db`.`my_tbl`; 和 drop table `my_db`.`my_tbl`;
这里的my_db和my_tbl分别为原来的库名和表名。
所以mysqlbinlog工具怎么处理FLASHBACK_EVENT这类event呢,直接执行就行了。(注意这两个event也是反向执行的,所以在恢复的时候是先删除`my_db`.`my_tbl`,再从#bak_database恢复回来)
b) 对于drop table操作
由于实际操作会把这个表删,只需要一个
alter table `#bak_database`.`#bak_table_xxxxx` rename to `my_db`.`my_tbl`; 即可。
4、 演示
初始状态我们库中只有一个表 test.tb,两行
CREATE TABLE `tb` ( `c` int(11) NOT NULL DEFAULT ’0′, `d` int(11) DEFAULT NULL, PRIMARY KEY (`c`) ) ENGINE=InnoDB DEFAULT CHARSET=utf8;mysql> select * from tb; +——+——+ | c | d | +——+——+ | 1 | 10 | | 2 | 20 | +——+——+
模拟一个DML和一个DDL
insert into tb values(3,30); alter table tb drop column d;
说明:这两个操作后在binlog文件中生成的结果如下
将mysqlbinloig中的其他信息去掉,其中红色框中为insert语句产生的binlog,在flashback工具中会被转化为delete操作。
两个蓝色框中的即为我们生成的FLASHBACK_EVENT。除了event_type与普通的query_event不同,还将库名+表名放在语句的前面,目的是为了flashback工具执行按表闪回的时候可以直接识别表名,不需要解析binlog语句。
紫色框中就是那个真正的DDL操作,在flashback工具中被忽略。
所以上面的binlog被flashback工具解析后的结果是两个DDL语句和一个delete操作,能够恢复到表的初始状态。
5、 小结
这里讨论了MySQL闪回的一种方案.
增加一种新的event_type, 不会影响原来mysqlbinlog工具的使用;
备份即将删除的表,没有增加额外的操作,不会对正常操作性能造成影响(当然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)。
实际上我们上面还留了一个“空挡”没有讨论,在方案完成后补充。
涉及到MySQL server本身和mysqlbinlog这个工具两部分的修改,MySQL工具部分由@plinux同学实现。(其实如果不恢复DDL,可以只使用这个工具).
Patch和工具在完成测试后发布出来,敬请期待。
转载请注明:爱开源 » MySQL闪回方案讨论及实现